:近日,清华大学水利系、航天航空学院、教育研究院成立的“凌云沪上低空探航”联合实践支队,以“低空经济建设与空天地一体化在生态领域的建设进展”为主题,先后在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华东无人机示范基地、河海大学、南京生态环境局等地调研交流,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沿构想,助力低空经济与生态领域协同发展。
低空探索启航新程
作为“民航第一城”,上海正在加快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和运营服务高地。实践支队首先前往城建设计集团,就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构想展开深入交流。
实践支队在城建设计集团调研交流
会上,各总工分别介绍城建设计集团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开展情况及前沿构想、低空经济领域的初步探索及无人机应用场景分析。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城建设计集团不仅关注基础设施的传统运维工作,还积极挖掘无人机在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如物流运输、环保检测、智慧巡检等。据介绍,技术壁垒、规范认定与商业闭环仍是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三座大山”,城建设计集团的工程师们鼓励实践队员基于此开展深入调研与研究。
实践支队在城建设计集团调研交流
多源融合生态筑基
低空领域作为“空天地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助力城市发展,也对生态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实践队以无人机等低空技术为切入点,前往河海大学与南京生态环境局,探索其在智慧监测和生态治理中的应用前景,为推动低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贡献智慧。
实践支队在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调研交流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聚焦高标准农业,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构建数字孪生平台与高精度辅助决策系统,推动农业从传统“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为实践队成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实践队员与河海大学顾哲副教授就平台搭建与推行挑战展开交流。顾哲表示,未来的科技发展不仅要服务国家需求,更要扎根于百姓,打造百姓都会用、都能用得上的“科技平台”。
实践支队在南京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调研交流
南京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致力于推进监测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并通过“无人机+无人船”联合技术,高效开展水质走航分析。实践队员与水所、生态所、监控监测中心领导就生态环境监测、保护技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讨论结束后,队员重点参观了AI水质监测实验室和生态实验室,对南京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智慧监测领域的创新成果深感震撼。
实践队员表示,此次交流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重要作用。未来,他们将结合自身专业,积极探索低空经济与生态环境监测的结合点,为智慧监测和生态治理贡献更多创新思路,助力低空经济与生态领域的协同发展。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