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校完成可转化专利登记入库4.5万件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10-12 07:27    阅读量:9468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冠林介绍高校专利转化工作

截至2024年底,湖北省高校完成可转化专利登记入库4.5万件,在全国排名第6位。其中发明专利3.55万件,占比78.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9个百分点。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冠林日前在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湖北省知识产权局以深入实施全省专利转化专项行动方案为总抓手,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高校大量专利价值得到释放。2021年到2024年,湖北省高校专利转让许可由1278次增长到2570次,增长101%,占全省专利转化的比重从6.78%增长到7.26%,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湖北省坚持以“用”为导向,推动企业专利需求与高校院所研发对接,构建“订单式”专利研发体系,有效促进专利技术走向市场。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强化校企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开展专利质量提升行动,专利授权率提升9%;武汉理工大学建立专利科技成果评价体系,进行面向湖北产业链的科技创新知识图谱绘制,找准科技人员的产业创新新坐标,达到产业创新所需与自身创新所能相结合。

湖北坚持“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工作思路,鼓励高校院所专利“能转尽转、能转快转”。运用高价值专利转化中心AI大模型促进专利转化运用试点,湖北在全国率先以人工智能赋能专利转化全流程,推动高校1400余件“双五星专利”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湖北建立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26家高校院所专利转化基地,支持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牵头建设3家湖北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产学研对接、专利技术推介会等形式,每年组织80场以上专利供需对接活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现场

湖北有效利用“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东湖论坛、长江科技创新要素大会等重大展会,高价值专利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专利产品交易展示等重大活动,不断拓展产业链专利转化渠道和模式。其中,三峡大学以智能匹配提升效率、产业链专场精准对接等方式破解“专利找不到企业”难题,2025年上半年专利转化总量同比增长40%,与安琪酵母联合申报的专利为企业带来新增产值3.9亿元。

2021年以来,湖北省大力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探索,鼓励高校积极探索“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模式,先约定价格认购股权,待企业成长增值后再行权入股。湖北支持科技人员带专利创新创业,开展科技创业与产业孵化,支持高校将“沉睡专利”以低价或“先使用后付费”等方式许可给大学生,降低创新创业人员获取专利技术的成本。湖北组建知识产权投资联盟,招引创投行业金融资源,探索构建高价值专利产业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湖北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知识产权学院,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根据有关规定自主设置技术转化系列岗位。目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4家高校设立知识产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6家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课程。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