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态保护好,一草一木都是景”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10-12 11:12    阅读量:5362   

“把生态保护好,一草一木都是景”

10月9日,凭祥市友谊关景区,清晨的阳光洒在浓荫如盖的1号停车场入口,在路面上映出层层树影。鸟鸣声起,道路旁的排水沟渠清澈如许。很难想象,5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污水顺着路边低洼处流淌,臭气飘出数十米。“那会儿,游客总吐槽‘进景区先受罪’,我们看着也着急。”友谊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黄丽萍回忆。

近年来,友谊关景区用“生态账”算“旅游账”,把环境整治当作“生态+旅游”的破题之举,重新规划排水系统——埋设地下污水管网,将生活污水直连市政处理站;修明沟引流雨水,路面重新硬化后,在路边种上绿化树。“现在停车场已成了游客休憩的驿站。”黄丽萍说。

早年间,景区“重景点、轻环境”的发展思路,导致古城墙下堆有建筑垃圾,金鸡山山腰留下“斑秃”,连标志性的关楼周边,也因商户乱搭棚子显得杂乱无章。

“生态和旅游往一处想,才是长久之计。”2020年起,凭祥市成立景区管委会,先后聘请专业团队做好景区总体规划,制定提升方案,把“生态保护”写进每一步发展规划中。并同步给所有景点“体检”,拆除古城墙周边的违建,种上绿植;在金鸡山上修建生态步道,设置“禁伐标识”,千方百计保护原有植被;还投入3000多万元,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修缮文物。

生态环境逐年向好,友谊关“旅游+”如鱼得水。2023年,在该景区总投资6.28亿元的5A景区创建项目中,共有19个子项目带着“生态”标签。其中,自然科普学校令人印象深刻——顺着“奇遇大道”往里走,可见用废弃木料搭的“自然音乐厅”,风穿过镂空的木板会奏出不同声响;“蝴蝶家园”里养着本地常见的柑橘凤蝶,孩子们能跟着研学老师研究蝶类从卵到成虫的过程……“以前游客来只能看看关楼,现在还可以在山里认植物、在纪念园听历史,待一天都觉得充实。”导游邓丰泽说。

去年12月,凭祥市联合7个边境县在友谊关成立边关研学联盟,率先在全区探索边关研学新路径,使“红色文旅+生态研学”线路成为金字招牌。今年1—6月,前来友谊关研学的团队同比增长14%。

如今,站在1号停车场入口望去,关楼的青灰色瓦檐在绿树间若隐若现,游客脸带笑容出入景区大门。“现在才明白,把生态保护好,一草一木都是景,何愁游客不来。”凭祥市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副局长许志敏说。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